8月26日,金地發布2022年半年報,上半年累計實現簽約面積419.2萬平方米,實現簽約金額1006.1億元,雖同比下降38.21%,但降幅在5月后開始收窄,銷售排名穩步上升,位列行業第八。
整體上看,金地上半年的業績表現符合預期,在房地產市場諸多不利因素的沖擊下,房企銷售不可避免受到影響,但依托充足的可售資源和優質的城市布局,金地集團的銷售表現依舊優于行業TOP20的平均水平。
并且,隨著去年同期低毛利項目集中結轉的平穩過渡,金地集團的整體毛利率水平回歸至行業較好水平。
報告期內,房地產業務結算毛利率為21.18%,較去年同期上升6.93個百分點。同時,得益于毛利率的平穩回升,金地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.65億元,同比增長約8%。
中信證券在中報分析報告中稱,金地收縮拿地,控制開工的策略是得當的,這使得金地保持了強韌的資產負債表,在極端情況下,公司貨值的可變現能力也是較強的。
并且,比起盈利能力,機構更加相信公司維持穩定的信用,從而在未來的格局調整中取得更好的發展,并將金地比喻為“信用風波中的優等生,壓力測試下的佼佼者”。
8月29日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,金地一眾管理層再一次出現在投資者和媒體面前,也再一次給各方輸送了下半年的信心——“公司預計,2022年的銷售業績完成度將保持較高水平”。
拿地原則是量入為出
管理層再回應“民營房企遭做空”
半年報顯示,今年上半年,金地集團的銷售貨源主要分布于華東、東南和華南等市場穩定的區域,在深圳、上海、北京、南京等核心城市市占率排名位居前列。
其中,深圳、上海兩個城市的銷售規模分別超過了150億元和130億元。
深圳中原市場研究數據顯示,2022上半年,銷售套數和銷售金額排名前十的深圳豪宅項中,金地開發的深圳天元和前海潤峯府項目均榜上有名。
合理的城市布局,是房企如今平穩穿越市場周期的基礎,結合房地產市場形勢的變化,2022年以來,金地進一步加強了對一二線城市的投資布局,連續在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廈門、長沙等地獲取了不錯的資源。
上半年,金地集團新增約156萬平方米的總土地儲備,其中權益儲備約56萬平方米,總投資額約179億元,權益投資額約71億元。
截至報告期末,金地總土地儲備約6193萬平方米。從城市能級看,總土儲面積中約70%位于一二線城市,30%位于優質三四線城市。
如今土儲尚充裕,結合金地自身“量入為出”的投資原則,凌克也在業績會上委婉表示,“金地年初基于對2022年房地產市場審慎的判斷,根據市場形勢變化,按量入為出的原則,對投資預算進行了壓縮,下半年會根據項目收益、項目現金流情況,繼續合理增加土地儲備?!?/p>
當然,近期特別是8月份以來外界更關注的,并非是金地的投資。
8月初,遭遇股債異動、流言四起的金地召開投資者會議,董事長凌克親自坐鎮,管理層就公司經營情況、貨值、現金流、出險項目、大股東等問題,拿出數據一一回應,直面外界所關注的問題,也及時緩解了彼此的焦慮。
29日的中期業績會上,凌克再次回應“優質民營房企遭遇做空”的現象,其表示:
“優質民營房企遭遇做空,與部分民企出現風險事件導致債市悲觀情緒迅速蔓延有關。金地的債券遭遇不尋常波動,我們認為這與金地的基本面無關。在市場恐慌情緒的推動下,決定債券價格的往往不是企業資質、償債能力等因素,而是取決于投資人的風險偏好、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?!?/p>
所有人都知道,信心此刻比黃金更重要。
半年報顯示,截止報告期末,金地集團的實際資產負債率為66.9%,凈負債率為57.8%,持有貨幣資金647.98億元,剔除受限資金后對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的覆蓋倍數仍有1.38倍,三道紅線各項指標繼續保持在綠檔水平。
過去幾年金地集團一直保持著較低的融資成本,今年上半年,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為4.54%,較去年全年水平有了進一步的下降。
多數房企毛利率下降的上半年,金地保持毛利率平穩回升。今年上半年,金地的歸母凈利潤錄得19.65億元,同比上升8%,歸母扣非凈利潤為19.18億元,同比增長5.88%,盈利水平穩定。
同時,648億元的賬面資金,可自由調用部分占比在70%以上,這也是金地管理層在投資者會議以及半年報中均強調的“家底豐厚”——現金流充沛,財務結構穩健,覆蓋到期債務沒有任何問題。
2022年8-12月,金地的推出貨值在1200億元左右,金地集團總裁黃俊燦在業績會上表示,“可售資源充裕,布局優質,期望在2022年實現較高的銷售業績完成度?!?/p>
2022年已過半,房地產的前路依舊浩蕩,作為近日“穩交付房企白名單”8家房企中的3家民營房企之一,越是行業寒冬,越需要這樣的企業給予行業信心,同時,也需要外界給予企業更正面的回饋。
上了軌道的火車,不會偏離原有軌道
往回看,從1988年成立至今,曾是“招寶萬金”金字招牌之一的金地,不缺乏穩健的褒獎,也經歷過所謂保守的質疑,即使是2021年重回行業top10,金地給外界的印象依舊是“有些低調”。
曾幾何時,不想拿地王的房企不是好房企,金地卻曾經在年報中因為拿到高價地而向股東致歉——不僅明確承認“2007年金地在投資節奏和投資時點的判斷上,犯了過分追求速度的錯誤”,并且提出“激烈競爭的最終勝出者,一定是那些善于把握節奏、快慢得法、張弛有度的公司?!?br />
那時候,金地對自己的理想狀態是“公司保持可控的增速平穩成長”,所以并不依賴高杠桿、也不犧牲利潤去換取激進的銷售規模,當然,也鮮少給予外界什么驚喜。
15年過去,高價地不再,高杠桿不再,激烈競爭不再,金地還在,回歸前十。
今年以來,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繼續下行周期,多家機構數據顯示,今年前7個月,TOP100房企累計銷售金額大幅下滑超四成,與此同時,千億房企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。
面對債務壓頂,銷量還大跌的雙殺局面,如今的房地產江湖再無黑馬,各憑實力,以前拼誰漲得多,現在比誰跌得少。
今年前7個月,金地累計實現簽約面積493.3萬平方米,實現簽約金額1191.6億元,無論是從單月銷售和累計業績角度對比,金地的降幅相比行業平均水平都相對較窄,跑贏大市。
值得關注的是,金地的項目去化率保持在穩定水平,6月份五個項目即攬金近120億元,7月推售的幾個重點項目如上海嘉定南門項目,推盤356套去化356套,銷售金額15億元,西安西灃公元項目推盤666套去化611套,銷售金額13億元。
在8月29日的業績會上,金地董事長凌克回答“下一個五年計劃”問題時說道:
“公司秉持平衡發展觀,努力追求規模和利潤的持續均衡增長,在行業收益率顯著承壓受限的大背景下,公司將不斷提高投資質量和經營效率,來實現均衡發展的目標?!?/p>
就金地的發展策略和這些年走過的路,凌克也曾經打過一個比喻:金地就像一列已經上了軌道的火車,它或會審時調速,但不會偏離其原有軌道。
少說多做。2022年7月,金地集團最新產品力研發成果的“科學筑家館”在深圳開放,已經是今年以來低調的金地為數不多的一個“高調時刻”,也是行業下行背景下少有的還在產品端發聲的房企。
作為“地產理科生”,優勢自然是產品研發創新力強,從過往資料上看,多年來金地也一直處于一種“高活躍、高創新、高產出”的產品力持續進化狀態和軌道上。
逆境下站穩了的房企,其實才是實力。